首页 资讯 正文

刀笔春秋镌刻“木业之都”新华章 木韵墨香擘画“书刻之城”新蓝图

体育正文 60 0

刀笔春秋镌刻“木业之都”新华章 木韵墨香擘画“书刻之城”新蓝图

刀笔春秋镌刻“木业之都”新华章 木韵墨香擘画“书刻之城”新蓝图

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27日(rì)电(张明宇)5月26日,“百年口岸书刻润疆——全国书刻边疆行绥芬河特展”于绥芬河盛大启幕。这场以书刻艺术(yìshù)为(wèi)桥梁的盛会(shènghuì),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蓬勃发展的现代木艺深度交融,为这座兼具口岸商贸活力与深厚木艺文化底蕴的城市,注入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(shēngmìnglì)。 木韵墨香交相辉映,共绘“书刻之(zhī)城”崭新蓝图。绥芬河(suífēnhé)素有“木业之都”美誉。作为全国闻名遐迩的木材产业重要口岸,绥芬河不仅在木材贸易领域声名(shēngmíng)远扬,更在木艺雕刻快速发展,积淀丰厚。本次特展广邀80位书刻名家,其中汇聚西泠印社精英、国家艺术基金(jījīn)创作者以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者(huòjiǎngzhě)。他们以北方优质木材为载体,让传统书刻技艺与现代木业美学碰撞,精心创作近200件书刻佳作。这些作品以百年口岸的历史文脉为根基,既汲取秦汉(qínhàn)碑刻的雄浑气势,又容纳边疆多元文化的灵动韵致(yùnzhì),同时巧妙融入(róngrù)木材肌理的天然美感。刀凿起落间,大漠孤烟(gūyān)的苍茫意境与口岸开放(kāifàng)的时代风华跃然木上,将书法之美、木材之韵与边疆风情完美熔铸,生动诠释“以木载文、以刻(yǐkè)传情”的文化创新理念,吸引(xīyǐn)众多书法爱好者与艺术界人士纷至沓来,共赏刻字艺术的独特魅力。 政企学艺四方协同,文化赋能产业进位升级。据悉,本次(běncì)特展由省书法家协会、绥芬河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、绥芬河市文旅局联合主办,哈尔滨师范大学(shīfàndàxué)书刻研究所、绥芬河市文联、绥芬河九合六方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共同承办,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。活动当日,哈师大书刻研究所绥芬河研学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。中国书法家协会(zhōngguóshūfǎjiāxiéhuì)副主席(zhǔxí)、刻字(kèzì)与(yǔ)综合材料委员会主任毛国典,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副主任艺如乐图,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秘书长蔡劲松,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与综合材料委员会委员李(lǐ)文宝(wénbǎo)等书刻艺术家亲临现场。他们不仅出席揭牌仪式,还积极参与座谈(zuòtán)、研讨、创作交流等文化活动,深入探讨(shēnrùtàntǎo)书刻艺术与木业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(fāzhǎn)路径。此外,哈师大书刻研究所与绥芬河市文旅局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。 近年来,绥芬河致力于塑造多元立体的城市(chéngshì)形象,“火车拉来(lālái)的城市”,见证其依托(yītuō)铁路兴起的发展轨迹;“被鸟叫醒的城市”,勾勒出生态环境的静谧美好;“会说俄语的城市”,彰显其在对俄及东北亚地区交流中(zhōng)的独特语言优势;“富有温度(wēndù)的城市”,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;“勇立潮头的城市”,展现其在时代浪潮(làngcháo)中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;“感触心动的城市”,诠释(quánshì)出绥芬河令人心驰神往的独特魅力。 展望未来,作为(wèi)全国知名的(de)“木业之(zhī)都”,绥芬河将持续以(yǐ)文化(wénhuà)思想为引领,搭建高水准的文化交流平台,大力推进“文化+”深度融合发展工程。以文化为纽带,串联起各(gè)产业领域,匠心打造特色鲜明、层次丰富的文化品牌矩阵,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(bùduàn)的文化动能。同时,绥芬河将全力培育“书刻之城”文化品牌,充分发挥文化的赋能作用,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,让文化成为推动绥芬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。(完)
刀笔春秋镌刻“木业之都”新华章 木韵墨香擘画“书刻之城”新蓝图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